光明食品集团绝对控股光明乳业 持股超65%
昨以15.5亿收购上实食品所持全部3.14亿股 现持有后者股份超65% 昨日下午,光明食品集团宣布该集团成立后最大一次资产并购案。光明食品集团以15.5亿元收购对价,协议受让上实食品有限公司所持光明乳业的全部股份3.14亿股。收购完成后,光明食品集团与子公司牛奶集团将合并持有光明乳业6.819亿股股份,占光明乳业总股本的65.448%,绝对控股光明乳业。而上实系也借此将达能退出后所接手的光明乳业股份全部出手,从而退出了并非其集团核心业务的食品饮料行业。 昨日转让
较收盘价折价37.36%
光明乳业今日发布的公告称,接上实食品和公司实际控制人光明食品集团通知:上实食品与光明食品集团经协商一致,上实食品将其持有的本公司3.14404338亿股,占光明乳业总股本的30.176%的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以15.5001亿元的协议价格转让予光明食品集团。
经粗略计算,光明食品集团这次的协议受让价格为每股4.93元,较光明乳业昨日的收盘价7.87元折价37.36%。但与当初从达能亚洲手中受让而来的每股4.58元的价格相差无几。
本次转让完成后,上实食品将不再持有光明乳业的股份,光明食品集团将直接持有光明乳业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3.14404338亿股,占总股本的30.176%。加上上海牛奶(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持有的光明乳业3.6750亿股股份,光明食品集团实际可控制的光明乳业股份为6.8190330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5.448%,成为绝对控股股东。 前期规划
上实食品早有出让打算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21日,上实控股董事长滕一龙就在公司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今年希望尽快出售光明乳业35.176%股权。滕一龙表示,今年仍继续强化主营业务及退出非核心业务的策略,相信出售非核心资产年底将有明显进展。
仅仅过了一个半月,在6月4日,即上实食品所持有的光明乳业限售股上市流通后的一天,上实食品就展开了减持行动,抛售了手中光明乳业5%股份的解禁股。
根据上交所的大宗交易公告显示,三笔交易的成交价格均为6.61元,较当日的光明乳业收盘价7.18元折价8%。在光明乳业当时发布的《简式股权变动报告书》中,上实食品表示,在未来12个月内有可能继续减持所持光明乳业股份。
当时就有业内人士猜测,最大的可能性是光明食品集团接手。 一方面股东有优先受让权,另一方面这么多的股权光明也不能将其推到市场中去。由于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几乎相当,如若交由市场,对大股东的控制地位无疑是个威胁。
而与上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光明乳业的大股东上海牛奶(集团)有限公司在2007年10月协议受让达能亚洲持有的光明乳业1.0424亿股后,去年9月又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光明乳业股份100万股,并拟在首次增持之日起12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随机买入,增持不超过光明乳业已发行股份的2%。同时还承诺,在增持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其持有的光明乳业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与牛奶集团一起协议受让达能持有的光明乳业股权的还有上实食品。在2007年10月,也就是在A股到达牛市顶峰之际,达能亚洲除了与牛奶集团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外,还以同样的价格,即每股4.58元向上实食品出让10.005%光明乳业股权。
此次转让完成后,达能亚洲将不再持有光明乳业股份。牛奶集团和上实食品均持有光明乳业3.6650亿股,分别占公司总股本35.176%。 结构调整
符合上海国企改革方向
上实系退出、光明集团增持光明乳业的重大举动带有明显的上海国资改革色彩。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次协议转让不仅可以使上实集团剥离掉非核心业务,即食品饮料,同时也减少了光明乳业的管理层级,这非常符合上海国资委对上海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把非主业企业的资产进行调整、整合,同时企业管理层级原则上控制在三级以内。
近年来,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光明食品集团和上实控股都在积极探索国有资产和优势资源向核心主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强化主营业务、退出非核心业务的经营战略调整,因而光明食品集团和上实食品最近决定进行光明乳业股份协议转让。光明食品集团称,本次收购对价为15.5亿元,是该集团成立以来金额最大的一次资产并购,也是该集团通过资本市场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加快核心主业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举措。 行业未来 乳业巨头三分天下
在近几年中国内乳制品行业发展迅速,乳业已成为食品工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行业发展的大浪潮中,脱颖而出的光明、蒙牛和伊利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奶业公司。
近年来,作为中国最优秀的民营企业之一的蒙牛一直保持着迅速的发展势头,最近随着中粮集团的进驻,民营出生的蒙牛乳业也将成为又一家国资控股的乳业巨头,这从某些方面来说更加强了蒙牛发展的后劲。伊利集团则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向全国范围迅速扩张,加强对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分析指出,伊利在国内市场份额上占有率除了蒙牛再无一乳制品企业可以相匹敌,两者之间优劣共补,并借助广告以及栏目冠名等不同营销手法扩大品牌影响力,产品在市场上曾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场面。
成立于1996年的光明乳业当时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生产和销售乳制品企业之一,也在中国乳品行业中一直保持着第一梯队的领先地位。但分析人士认为,光明在打开中国乳业市场中,与伊利、蒙牛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除了在上海占有一定的优势外,其他地方则不容乐观。而如今,在光明食品强大的支持下,光明乳业的产业结构将更趋完整,相信市场竞争力也将随之提升。
光明食品集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食品产业集团,2008年总资产522亿元,规模销售收入700亿元。集团以食品为核心业务,乳业是集团核心业务的重要板块。在光明食品集团2007年初制定的发展战略规划中,就确定了重点发展乳业的战略目标。虽然2008年突发的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乳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但光明食品集团对中国乳业未来的发展抱有充分的信心,对光明乳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上海商报 张冠城 见习 林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