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曾经说过:喝咖啡就着大蒜,秋水共长天一色。
不管“高雅人士”有多嫌弃大蒜的气味,都不妨碍大蒜在中国人的生活里的地位。而大蒜确实也是两级分化比较严重的食物,爱它的顿顿离不开,不爱它的,闻之避走不及。更要命的是,吃过大蒜的嘴自带强大冲击力,贸然开口说话将对对方造成亿点伤害。常令对方大呼:“嚯~~好大的口气!”
尽管吃蒜被当成公共场合的禁忌,见人不吃蒜是现代社交不成文的约定,但是私下里,还是有不少人暗戳戳地尽情享受着大蒜的美味。大蒜在中华大地上流传至今,被聪明的中国人发展出了非常多的吃法,变着花样地勾着国人的味蕾,让无数着装精致的Andy、Kevin、Stella回家之后捧着蒜碗暗自真香。
大蒜剥开外皮白白胖胖,咬一口味道辛辣浓烈,直冲脑门,嚼碎的大蒜瓣儿水嫩又辣口,顺着食道滑进胃里,整个人都热乎了起来。这种重口味的食物似乎特别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自西域引进中原后,迅速被中华饮食文化吸纳,并在各色菜系中大放异彩,融入百姓的厨房。
生吃是对大蒜的最大尊重
在广大的北方,大蒜最常见的吃法就是生吃。不管是东北人端起了饺子碗,还是西北人挑起了biangbiang面,桌子上总是能看见一头生蒜。一口生蒜,就一个饺子,或是就一口面。在北方人的味觉里,蒜的生脆多汁正好解了主食的厚重油腻,辛辣的味道又给饺子面条带来了生猛的香味。这么吃完一顿,东北人要叫一声“得劲”,西北人要喊一声“猛”!
吃面要配蒜,吃肉更得配蒜。在新疆吃大盘鸡,桌子上必须有两头蒜。软糯浓厚的鸡肉,绵软香糯的土豆,怎么能少得了脆爽上头的大蒜。通常一盘大盘鸡吃完,桌上的蒜也扒干净了。不光新疆人,宁夏人吃肉也少不了大蒜。“吃肉不吃蒜,味道少一半”是他们的吃肉原则。一条一条的手抓羊肉端上来,配上一碟子蒜醋汁,醋酸蒜辣,肉香汤浓。这一顿吃下去,真是能把人吃到“舒坦”。
原谅色的神奇腊八蒜
北方人过年要泡腊八蒜,白白嫩嫩的大蒜被泡成了墨绿色,不明就里的人看了,一定会以为这大蒜不能吃了,其实,这样的颜色才说明这是一碗合格的腊八蒜。腊八蒜是用醋泡的蒜,因为习俗中是在腊八这一天制作,因此得名腊八蒜。经过米醋的浸泡,大蒜的辣味不似鲜蒜这么冲这么辣,辛辣中带着米醋的酸香,味道独特。到今天,在北京吃炸酱面,店家一年四季都供着腊八蒜。
辣中带甜的糖蒜
要说腌制的蒜,就不得不提到糖蒜,这是一种酸中带甜,甜中带辣的食物。腌制成半透明的大蒜头,可是西北人吃泡馍的好伙伴。不管是牛羊肉泡馍、酸汤饺子、葫芦头,还是各种面,配上一碟子糖蒜,清爽解腻,让你能多吃一大碗。
大蒜除了生吃、泡了吃,加入热菜中的吃法更是数不胜数,吃蒜除了注意别吃过量,就只需要挑选品质好的大蒜即可。大理宾川出产的紫皮独蒜,生长在山清水秀的地方,阳光充足,水源丰富,每一颗大蒜都白白胖胖,水水嫩嫩,蒜力十足。
好吃又好剥的紫皮独蒜,你家厨房不走一波?
慧农品安好物推荐葡萄中的“爱马仕”与您相约
(点击图片立即尝鲜)
穿越时空的味恋,中国最古老咖啡——朱苦拉咖啡!
(点击图片立即尝鲜)
特殊时期,筑起健康防线,慧农品安更懂你的健康所需!更多生态、安全、优质、实惠的时鲜蔬果,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