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等等。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这一天,中国不同的地区会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庆祝,其中最常见的则是赛龙舟和吃粽子,这两大礼俗从古代一直传承到现在。无论身在何方,端午节吃上一颗粽子,便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回忆起小时候的美好时光。
其实在中国的很多地区,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以外,各地的人们还会吃上一些代表性的食物来传承文化,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8种传统美食,端午将至,除了吃粽子外,这8种美食也别错过,不仅美味还有好寓意,一起来看看吧~
绿豆糕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端午节当天的主角除了粽子以外,吃绿豆糕也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绿豆糕按照口味有南、北之分,北即为京式,制作时不加任何油脂,入口虽松软,但无油润感;南包括苏式和扬式,制作时需添放油脂,口感松软、细腻。绿豆糕以绿豆为主要原料,色泽微*,入口松软清爽,有助于清热消暑。端午节这一天食绿豆糕,有寻求平安的寓意。
打糕
在我国吉林省延边地区的朝鲜族人民在端午节这一天会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食用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一起放在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榔头捶打制而成的米糕,打好后撒上豆面食用。其口感软糯,香味浓郁。制作打糕的过程本身就可以增加浓厚的节日气氛,制作出来的打糕也是很有民族特色的小吃。
面扇子
在甘肃、宁夏一带,端午节这一天流行蒸面扇子。所谓面扇子,是用发面蒸制而成,形状如扇形,有数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大蒜蛋
在河南、浙江等地区,端午节有吃大蒜蛋的风俗。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据说端午节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可避“五毒”,有益身体健康。
*鳝
每年端午节时,我国江汉地区有食*鳝的习俗,*鳝,又称鳝鱼,体细长如蛇形。每年6-8月最肥,端午时节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的作用。因此,在民间有“端午*鳝赛人参”之说。端午节食*鳝,也寓意着人们希望身体健康。
茶蛋
在我国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有煮茶蛋和盐水蛋吃的习惯。蛋有鸡蛋、鸭蛋、鹅蛋。有的地方还会在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起来,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寓意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另外还有说茶叶有辟邪的功效,因此端午节这一天茶蛋也是必吃的。
薄饼
在我国的温州地区,有端午节呼薄饼的习俗。薄饼是将面粉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烙成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的面片,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温州薄饼与北方的春饼在形式上类似,但在风味上大不相同,但是具体的不同之处还是要亲自尝过才知道。
煎堆
沿着地图再往南,在我国的福建晋江地区,有“煎堆补天”的食俗,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煎堆。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正处在梅雨季节,阴雨连绵不止,古代科学还不发达,人们以为是远古时代女娲炼石补天之处每年会出现裂缝,才会导致阴雨连绵。因此民间有“天公穿了洞”,必须“煎堆补天”,来止雨。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端午节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传统节日之一,在不同的地区还有很多不同的民俗,不仅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端午将至,你的家乡还有哪些特色习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给更多人,让大家一起来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吧~
我是小茉莉,专注营养健康的家常美食,每天会更新不同的家常美食制作方法,如果你也喜欢美食,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成为自己的美食家。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