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的产量形成于地下,通过鳞茎膨大形成蒜瓣后形成蒜头。构成每亩产量的多少与每角株数和单株蒜头重量有密切关系。蒜头大小受种植密度、深浅的制约,而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只有协调好它们的矛盾达到统一,才能取得高产。
在现实的生产中,如何把握种植行株距及深浅是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下面就和大家聊聊此话题。
种植大蒜的株行距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品种、种植方式、种瓣大小、土壤肥力等。土壤肥力差的,一般使小瓣蒜种,可种植密些,反之,土壤肥力水平较高,使用大瓣品种,可稀些。密些与稀些取决于行株距的配置。
一般情况下,种植大蒜,行距和株距的科学设定,对于大蒜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种植者经多年探索,多以株距5厘米到10厘米为佳,而行距则应设置在15~20厘米左右。这样的配置可以提供足够的空间让每一棵蒜苗得到充足的阳光和营养,同时也有利于农作物的管理和收获。露地栽培的情况下,行距一般为20厘米,株距为7~8厘米每亩4万棵左右。对于大瓣种和土壤肥沃的田地,行距不变利于通风透光,株距可调整为9厘米左右,每株数在3.5~3.7万株。
这样设置行株距,既能满足每亩株数的要求,又能发挥单株蒜的生产潜力,两个方面都达到最大化效益。协调了株数多少与蒜头大小的矛盾,也就是每亩株数达到一定数值内,蒜头长的最大。
具体的行株距种植方案,如何落实到地块,要因地区气候、品种和种植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微调应在建议值范围内,不得超越调整幅度在2厘米左右。
大蒜的种植深度应该适当,过深或过浅都不利于生长。过深了深层土温低,有效积温少,蒜芽出土时间长,消耗的养分多,出苗后植株细弱,后期形成蒜头小,降低产量。过浅出苗快但根系入土较浅,不耐旱不抗寒,同样不能形成大的蒜头提高产量。一般来说,种植深度应该控制在3厘米左右,覆盖厚度应该控制在1~2厘米。在种植前,还需要对田地进行整地和施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大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当然在种植后,田间管理的措施不能少,如中耕松土、肥水调控、除草、防治病虫害等。由于大蒜根系浅,在蒜苗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根系扩展及蒜苗的生长。同时,应及时清除杂草,以免与大蒜争夺养分,影响生长,在退母期间注意肥料的补充。此外,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采取综合措施,如使用生物农药、轮作等,以减少病虫害对大蒜生长的影响。
总之,种植大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品种、种植方式、土壤肥力、田间管理等方面。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妥善处理和合理安排的情况下,才能获得优质的大蒜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