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来袭,正是吃小龙虾,喝可乐的时节,但是松鼠君发现“时令”的谣言,同意伴随着炎炎烈日在朋友圈里,在网络上开始疯传。“小龙虾吃多了体内会长寄生虫”、“碳酸饮料致肾衰竭”等类似的。
同样,时令的水果也逃不出谣言困扰的命运,鲜美的荔枝上市,于是就出现了“不良商贩用甲醛等泡荔枝保鲜”等,这些陈旧的谣言再次死灰复燃。还有无辜躺枪的大蒜,被“专家”认为炝锅时会致癌,还真是要睁大慧眼,好好辨别呀。
TOP1
大蒜炝锅致癌
百度相关搜索:万条
谣言
最近,有一个节目,里面的嘉宾拿了两种经过大蒜炝锅烹饪的菜式——蒜蓉炸茄盒和蒜蓉炸虾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都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最后得出结论,大蒜炝锅会引发癌症。
真相
此前,在星巴克致癌事件中,丙烯酰胺就已经“火”了。丙烯酰胺是由“还原糖”(比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某些氨基酸在油炸、烘培和烤制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的。由于产生条件太容易实现,丙烯酰胺存在于很多食物中,比如咖啡、烤面包、饼干、坚果等。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丙烯酰胺列入“可能对人类致癌”的2A类致癌物清单中。2A类致癌物是指已证实对实验动物有明确致癌作用,而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上海交通大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医师卞冬生对媒体表示,虽然“丙烯酰胺在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证实其的确是一种致癌物”,但目前没有充足的人群流行病学证据可证明人类某种肿瘤的产生与由食物中摄取的丙烯酰胺有明显相关性。
另外,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曾研究大蒜炒制过程中丙烯酰胺的生成量发现,每1克的大蒜平均仅能生成0.2微克的丙烯酰胺。炝锅时大蒜只是作为配料,能产生的丙烯酰胺实在有限。可致癌的说法属于夸大其词。
TOP2
小龙虾吃多了体内会长寄生虫
百度相关搜索:万条
谣言
近日,一段网上视频中显示,医生用镊子从患者的手臂伤口里夹出了几条虫子。这段视频的配文为“常吃小龙虾身体长出寄生虫”。此外,该视频还搭配有患者的医学影像。从图像上看,患者脑部、全身都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寄生虫。
真相
经查询发现,该医学影像拍医院。原始新闻发生在年1月,由于生活习惯,患者常年食用生猪肉,因此不幸感染了猪囊尾蚴病,即俗称囊虫病。整个事件与小龙虾并无关联。
中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罗恩杰教授向媒体表示,小龙虾与其他淡水鱼虾一样,根据养殖环境、水质条件不同而容易有寄生虫存在。因此,建议消费者在食用小龙虾时,要将其彻底煮熟。同时提醒,无论是酒、醋还是芥末等调料,都无法有效杀死寄生虫幼虫,因此需尽量避免生吃。
早在年,原卫生部曾发布了一则“关于防止食源性寄生虫病发生的公告”,提醒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对寄生虫问题采取预防措施:生产者要注意进货渠道,“不提供可能被感染的生食水产品”“使用专用工具和容器加工,避免污染”;而建议消费者“避免进食生鲜或未经彻底加热的水产品和水生植物。”
TOP3
不法商贩用甲醛等泡荔枝保鲜
百度相关搜索:万条
谣言
最近,